干露露 農曆年後各項民生物資紛紛宣布將調漲,通貨膨脹壓力加劇。民進黨立委因而批評馬政府只會紙上談兵,甚至政府及國營事業還帶頭漲。並認為中油已經賺很多了,要求油價應該凍漲。實際上政府已經積極因應通膨問題,國家的能源政策亦應從長遠方向考量。

 近來,物價確實蠢蠢欲動,根據媒體報導,泡麵、麵條、香菸、飲料、食用油、麵包等民生商品預計二月底至三月初起漲,漲幅平均達一成五至二成五。國內油價也將跟著國際油價的走勢,進一步調漲。物價上漲勢必將影響民生與產業的發展。根據主計處2011年02月9日公布一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(CPI)年增率為1.11%,漲幅略低於外界預期,但七大類指數齊聲上漲,尤以食物類價格漲幅最大,年增率高達1.99%。其中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甲類生活物價指數(僅包含食物類、水電燃氣與油料費),一月數字已高達1.97%,十分逼近主計處原本設定2%的物價警戒線。

 此次物價上漲,主要是原因乃是全球原物料上漲,廠商反應成本所致。煤、原油、鐵礦砂、鋼胚、鋼鐵廢料、銅、鎳、甲苯、己內醯胺及橡膠等國際行情仍處相對高檔,使礦產品及非金屬礦物製品類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類與塑化製品類分別上漲23.20%、19.55%與12.29%所致。廠商生產成本提高,不得不調高售價。

 台灣的物價縱然有所增長,但仍處於相當穩定的狀態,去(2010)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0.96%,遠低於美國的1.6%,中國大陸漲3.3%,新加坡漲2.8%,香港漲2.4%與,南韓漲2.9%。2011年1月我國CPI 為1.11%,也低於南韓的漲幅4.1%。在國際物價飆升下,台灣這樣的表現相當不容易。

 另外,民進黨批評中油身為國營事業,卻帶頭漲價。如此的批評並不公允,蓋眾所皆知國際油價飆漲,每桶逼近一百元美金,其中2011年2月9日北海布蘭特原油已經超越一百美金,達 101.03 美元。中油購油成本大增,在政府啟動緩漲機制下,中油已經大幅吸收成本,農曆年前根據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應為為3.07%,汽柴油每公升原應各調漲0.7元,惟為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,春節假期國內汽、柴油價格將依「上漲不調、下跌調」的原則,油價不予調整。中油公司累計吸收金額為汽油0.9元、柴油1.0元,讓國內油價仍維持亞鄰競爭國之最低價。

 不可否認油價上漲,必將對民生及工業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。惟若採取全面凍漲,將使中油蒙受大幅虧損,最後還是由全民負擔。石油除了由國營的中油提供外,還有民營的台塑石化,全面凍漲亦對台塑石化的股東也不公平。且油價過低也將造成國人不珍惜資源,繼續使用耗能產品,並抑制國內綠能產業的發展,長久未必對國內的整體經濟發展有利。

 其次,在物價上漲的時期,經常有不肖份子透過囤積或是把持供應管道等非法方式,獲取鉅額的價差,謀取暴利。公平交易委員會已主動訪查相關業者,調查泡麵、沙拉油及飲料業者無聯合漲價行為,相當值得肯定。

 第四、人類不加節制的使用化石燃料,造成地球快速暖化,使得氣候變遷問題十分嚴重,動輒發生聖嬰及反聖嬰現象,氣候忽冷忽熱,忽洪澇忽乾旱,全球各地均發生氣候異常的現象,使得各項農產品生產大亂,供給經常出現斷層的現象。

 未來氣候異常將呈常態,而台灣幾乎沒有生產重要的原物料,為防範原物料供應鏈供給發生劇烈的衝擊,政府可考慮建立重要物資儲備機制。因此農委會日前宣布成立「糧食戰略小組」,將研擬新增海外安全糧食儲備20萬公噸,連同現有安全存糧準備47萬公噸,讓安全存糧達67萬公噸,並研發抗旱抗鹽化稻米與玉米改良品種,作為緊急時的保命作物。

 最後,有一點特別值得關注。為觀察物價波動對不同所得家庭之影響,主計處乃考量不同所得層級別家庭消費權數之差異,同時結合家庭收支調查自2008年2月起增查之購買點統計資料,調整樣本權重,首度發布「所得層級別消費者物價指數」,研編低(可支配所得最低20%家庭)、中(中間60%家庭)、高(最高20%家庭)三種所得別CPI」,以了解物價波動對於不同所得家庭的影響。

 若觀察不同所得別權數,低所得家庭在食物與居住等兩類基本生活支出比重分別為30.96%與37.24%,較高所得家庭分別高出7.85及11.46個百分點,而高所得家庭在交通與教養娛樂等兩類,則因包含較多昂貴的品項,如汽車、才藝學習費及國內外旅遊費用等,其支出比重分別為15.45%與19.49%,均遠高於低所得家庭。1月份低所得家庭CPI總指數為106.46(95年=100),較上月下跌0.16%,較上年同月則上漲1.03%;中所得家庭CPI總指數為106.06,較上月微跌0.02%,較上年同月則上漲1.18%;高所得家庭CPI總指數為105.51,較上月微跌0.02%,較上年同月則上漲1.28%。

 媒體分析,這一波由糧食領漲的物價壓力,對年所得低於四十四萬八千元的低所得家庭影響最大,因為這些低所得家庭增加的支出,有超過六成花在購買食物。最低所得家庭的主要物價壓力來源,來自於食物類與水電燃氣價格等基本需求。為因應物價上漲,在每被迫增加十元支出中,就有六元買食物、一元付水電燃氣費用。因此,政府應特別注意,通貨膨脹對低收入家庭衝擊,提出對應措施,以降低對低收入家庭的負面影響,維持其基本的人性尊嚴。

【中央網路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粉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