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譯劉千郁/特稿

國際熱錢流竄尋求更高獲利率的投資標的,造成商品價格與新興市場貨幣飆漲,從金銀等貴重金屬到玉米、小麥、棉花等民生物資都成為炒作目標,不僅民生用品爆發搶購熱潮,專家警告,這將釀成資產價格的泡沫化。

被視為最佳避險工具的黃金接連創下歷史新高價,今年以來漲幅超過25%,上週價格逼近每英兩1,390美元,隨著美國聯準會實施二次量化寬鬆政策機率提高,漲幅依舊沒有暫停的跡象,繼續往1,400美元關卡挺進,投資名人對於黃金走勢看法兩極更加增添金價未來走勢的想像空間。

商品投資名人羅傑斯(Jim Rogers)繼續看好黃金,預估在未來5到10年內價格可望突破2,000美元。另一方面,國際金融大鱷、量子基金創辦人索羅斯(George Soros)9月中提出警告,黃金已經陷入「終極泡沫」,他直言,金價會持續上漲,但十分不安全,而且漲勢也不會永遠持續。

熱錢同樣湧進新興市場,亞洲、拉丁美洲國家領先已開發國家走出衰退,成為帶動全球成長的火車頭,股市與債市成為熱錢的投資目標,亞洲的韓元與泰銖因國家前景看好成為區域內漲幅最大的貨幣,日本雖然面臨通縮,但日圓資產同樣吸引避險投資人目光,即使日本央行試圖打壓匯率,今年來漲幅仍超過10%,澳幣與加拿大幣則因為天然資源吸引投資,匯率持續走高,兌美元接近1比1的平價水準。

除了貴重金屬與貨幣,農產品價格走勢同樣備受期待,玉米、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與紡織主要原料的棉花今年漲幅也在30-50%之間。上週玉米期貨價格在美國農業部(USDA)調降今年糧食產量預測後大漲,最高來到每英斗5.88美元,創2008年8月以來最高價。小麥價格上週在大漲之後回落,俄國小麥產量受到50年最嚴重旱災影響,在今年8月宣布穀物產品出口禁令,小麥價格自6月底以來飆漲了46%。

不但主要糧食價格波動,肉類與飲料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,因為玉米是畜牧業飼料的主要原料,同時也用於汽水等軟性飲料的高果糖玉米糖漿(High-Fructose Corn Syrup)中,雖然目前食品大廠靠著避險商品降低穀物上漲的成本,一旦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,恐怕再次打擊消費者已經不高的購買意願。

另外,玉米產量減少也擠壓了生質能源的原料空間,造成人類與車輛搶糧食的奇特情形,美國玉米年產量有三分之一用於生質能源的生產,美國環境保護局(EPA)日前宣布調升新型汽車使用汽油中生質燃料的比率,由10%調升為15%,引起食品相關業者的反彈。

農場、餐廳與食品業團體發表聯合聲明表示,消費者在蒙受其利之前已經深受其害,新法令無助降低美國對石油的依賴,卻將影響食品安全,造成食品與飼料價格上漲。

歐美國家想利用空前的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成長,卻推高商品等「硬資產」的價格,但政策官員一再保證兩年前的糧食危機不會重演,雖然同樣有資金炒作價格,但農作減產的情況不會持久,價格不會維持在高點,美國農業部雖然下調全球小麥產量預估2.3%,但今年全球庫存仍比2007-2008年高出40%,加上美國產量充足,沒有糧食危機再度爆發的風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粉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